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產業資訊 » 產業 » 正文

LED“抽查不起” 多數產品仍在“裸”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1-14 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瀏覽次數:14

就在整個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正沉浸在產值突破3500億元的喜訊之時,社會卻頻頻傳來對LED產品質量的質疑之聲。2015年1月8日,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公布的燈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2014年第4季度共抽查了西安地區15家經銷企業的30批次燈具產品,經檢驗,不合格率20%;而1月5日從吉林省工商局官網傳來的消息,該局委托白山市工商局對標稱中山市、海寧市、江門市等13家企業生產銷售的LED燈具進行了抽查檢驗,結果顯示17組樣品中有14組樣品被判定不合格,不合格率為82%。我們正看到在2014年頻頻上演的LED產品“抽查不起”鬧劇仍在繼續。

過去十年里,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推動了高效半導體照明的科技產業化和創新應用,提高了社會對于LED的認知,但同時還應認清目前產業在產品質量、標準、認證等環節仍亟需改善。

由此,記者聯系了方圓標志認證集團產品認證有限公司(CQM)副總經理李臣,其以有機產品認證為例介紹了國內如何通過開展產品認證規范行業生態建設,一方面可以通過認證控制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另一方面認證結果還能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同,獲得國內認證資格的組織,可同時申請換發一個或多個國外著名認證機構的證書。

在談及LED方面的國際認證時,李臣表示目前中國市場并不缺少好產品,只是消費者在混亂的市場大環境中,無法辨認自己想購買的產品。自2013年起,方圓認證組織開展了LED的高效照明認證(ELI認證),認證技術規范關注產品安全、質量、壽命和健康。結合目前LED存在測試周期長的弊端,通過技術手段縮短了2/3的認證時間,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目前,ELI認證也在積極在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展互認工作,避免企業產品反復認證。李臣補充說到:“ELI的最大優勢在于為產品貿易提供公正、透明、邊界的照明產品認證,側重于向發展中國家、經濟轉型國家、廢除白熾燈的國家地區,同時試用面非常廣泛”。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