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行業由產品競爭過渡到渠道競爭,逐漸向產業鏈競爭發展,誰能在這個過渡時機中抓住機遇,誰就能成為新時代下的主宰者。為了能率先掌控有效的渠道優勢,企業想方設法在渠道建設上進行創新優化,爭取能成為渠道領跑者。
精細化管理——突破LED照明亂局的可行之徑 億光照明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建南
現在照明企業的競爭,猶如三國時期。而品牌化競爭的道路,一定是往“大者恒大”的趨勢發展,并且這種趨勢會一直持續下去。企業精細化管理,可以突破LED照明目前的亂局,通過三個方面來達成:1、產品定位。了解、分清整體的市場需求的同時,也需了解公司自身的優劣勢,準確定位公司的發展方向是突破的重要途徑;2、標準化作業流程。從產品的定位、立項到產品開發,到如何上市,上市要發展哪些產品等,每個環節都必須有一個標準的實施過程,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才能跟同行競爭;3、數字化管理,其實就是精細化管理,所有的產品、經營管理模式,都是可以計算出來,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才能賺到錢,是企業最注重的問題。因此,明確的定位,標準流程的建立,最后導入數字化的管理,這就是渠道的運營,再把品牌的營銷力量展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突破LED照明的困境。
LED渠道發展趨勢探討 浙江陽光照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官勇
隨著LED照明熱度持續升溫,行業人員也“痛并快樂著”,整個產業鏈從上到下,從核心部件、終端產品到設計安裝應用、到客戶,都充滿了變化,機會與風險同在。多種非LED的變化因子導致了照明行業渠道變化,因此產生了渠道建設的新課題。由于LED帶來的渠道信息失衡混亂,導致了信息的不對稱。因此,誰能更快地重建信息系統,重新構件信息對稱平衡,我覺得在渠道建設上,誰就有可能會贏。在進入智能化時代,渠道必須要進行一場革新:建立更快速、更準確以及更經濟的LED渠道信息系統,電商就是這樣一種新渠道。這需要進行電商的人群分析、買家的地域分析等,但總而言之,渠道建設的根本是產品力和人員,有效的市場來自充分的信息,經濟效益來自利己的動力。做渠道必須勤、慎、恒,因此,在LED渠道秩序重建期,必須短期有效率地做事,長期有耐心地做人。
如何利用驅動電源為了LED企業提高競爭力 瑞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 肖志偉
隨著封裝、深切、3A技術等大量的成熟,很多東西都關乎驅動電源,照明行業目前已經慢慢達成一個共識:電源已經成為行業的短板。好的產品特別是驅動電源,甚至能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不少人說現在“電源是垃圾”,但實際上更多是元器件的問題,比如焊接不良、應用不當、設計不合理等造成的。瑞谷科技之所以能將驅動電源做到現在的地位,無外乎產品要經過IPD流程,而且采取了很多管理流程,比如條碼管理,從產品的電阻到半成品到成品,最后包裝,包括客戶代碼到訂單,都是條碼化管理,這種管理目前在行業是領先的。因此,瑞谷科技生產的驅動電源的失效很低,一年審核可能占1%左右。
LED芯片與封裝技術最新進展 上海科銳光電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區營業總經理 邵嘉平
目前國內照明行業上游的材料外延芯片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科銳光電也將碳化硅從6寸往8寸、12寸做,因為大尺寸做出來的重復性、均勻性都會更好。但從技術上說,藍寶石從6寸轉向8寸,是有難度的。因此,如何將更大尺寸的外延片放進去,實現高產能,這是目前上游外延材料的最核心的部分。在不同的應用中,如果對單個燈具、單個產品的可靠性、性能、品質等的要求更高,那么對元器件的選擇也會要求更高功率、更高芯片面積、更高性能、更高光效。今后幾年之內,上游的外延芯片的整合力度會更強;外延芯片未來會往越來越大的方向做,芯片的電流密度要做高,封裝更小、工藝密度也會更高。
LED專業市場和專業賣場趨勢探討 光立方LED城執行總經理 季節
未來LED專業市場主要有以下趨勢:渠道呈現短平化,且“短者勝”;服務提供一體化,這是社會化的思維;跨界思維,這是將來照明行業新盈利模式跟新盈利能力的關鍵;從單一的品牌競爭到集團競爭,聯盟團體當成為重要合作方式之一;核心市場細分化;精細化管理;智能化控制跟物聯網化控制等解決的方案會成為硬性的需求。專業賣場主要分為銷地型賣場如山東臨沂、常州,以及產地型賣場如中山古鎮。如果賣場的地位不清晰、同質化嚴重的話,發展過程中勢必會被淘汰。而商業項目的選址,無外乎看三點:地段、地段還是地段。而在選擇燈飾賣場,需要考慮幾點:看政府的重視程度;看開發商的實力;運銷上的專業程度,燈飾賣場行業做得很好,這是有利于行業的發展;看行業的地位。如果在牛市的時候你可以做,如果是熊市的時候我建議大家還是要謹慎。
照明產品市場上,電商和實體店的關系 廣州光為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檀煜
照明產品的網絡市場很大,光為近期新增了網絡推廣,將在網絡建立旗艦店,希望通過網絡主推光為的品牌。作為廠家,也要更多了解經銷商真正需要什么,而不是經銷商將品牌推廣后,反而與廠家沒有任何關系。我們現在在探討一種創新模式:讓經銷商成為股東,真正參與整個產品推廣,一起走進資本市場。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
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會走向轉型升級階段。但我認為,轉型是很難的,只有升級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光為更傾向于產業優化。現在人們的消費水平及消費觀念都有了極大改變,因此照明產品的市場導向就顯得更為重要。希望未來照明產品的賣場,能夠能舒適、更大,從研發到生產等流程全部包攬。這樣的賣場極有可能會出現在中山,因為中山有非常強的后盾。這也是中山照明企業的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