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歐司朗(OSRAM)分拆西門子(Siemens)獨立上市后,另一家照明大廠荷蘭皇家飛利浦(Philips)也于9月23日宣布將照明事業分拆成立一家新公司,而在此之前飛利浦已經于今年7月將旗下LED封裝事業部Lumileds和汽車照明事業部獨立整合成為新公司。
TrendForce旗下綠能研究部門LEDinside表示,飛利浦擁有全球照明市場第一照明品牌和最高的市場占有率,然而近年來盈利能力并沒有與其領導地位相符,在面臨不同行業環境過度競爭的情況下,EBITA(稅前息前攤提前盈余)長期處于10%以下,特別是來亞洲的挑戰。亞洲公司擁有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的優勢,在電子和半導體產業發揮得淋漓盡致,當傳統照明逐漸被LED照明所取代,正逐步侵蝕飛利浦照明的競爭力,也迫使飛利浦大動作分拆照明事業,調整組織結構積極應戰。
飛利浦分拆照明事業對整體LED照明產業的影響如下:
照明行業將面臨大規模的轉職潮
飛利浦集團全球擁有11.3萬名員工,過于龐大的組織結構所引發官僚效應,抵消了規模經濟帶來的好處。歐司朗將西門子獨立后,已經啟動了大規模的裁員計劃,一年來裁員超過數萬人,而分拆之后的飛利浦有可能展開同樣的裁員進程。根據飛利浦表示,分拆后的新公司將在下一年度節省1億歐元成本,并在2016年進一步節約2億歐元成本,意味著照明行業的人才將會面臨新一波的轉職風潮。
亞洲代工商將有機會翻身成為飛利浦照明的股東
飛利浦照明事業與Lumileds從集團獨立后,將不排除另行上市,透過上市融資引進其他股東,將有助于降低飛利浦集團的風險,而獨立出來的兩家全球領先企業,都將擁有更自主的決策機制,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
另一方面,對于許多投入LED照明領域的亞洲廠商來說,長期以來一直是飛利浦的代工廠或零組件供應商,甚至是照明通路的競爭對手,一旦飛利浦釋股后,這些亞洲的代工廠或是競爭對手將有機會翻身成為股東,分享飛利浦長年所累積的成果。
LED供應鏈短期內不會有大幅變動
至于LED業者最關心的飛利浦照明的供應鏈未來是否會改變,據分析短期內將不會有太大的變動。從去年開始LED采購決策主導權已經從飛利浦照明移往Lumileds,提前為Lumileds上市規劃做準備,因此在Lumileds上市前短期內LED供應鏈的采購決策將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目前臺灣地區與中國大陸一線LED廠商都在Lumileds的代工供應鏈中,一旦Lumileds與飛利浦照明獨立上市后,新的股東進駐將對未來供應鏈產生新一波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