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8日,飛樂音響(600651)發布公告宣布重組草案,敲定該公司北京申安集團的收購事項。
資料顯示,飛樂音響擬采取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申安集團100%股權,以2014年5月31日為交易基準日,申安集團最終作價15.9億元。飛樂音響發行股份對價為11.49億元,比例為72.25%;支付現金對價4.41億元,比例為27.75%。飛樂音響本次鎖定對象發行合計2.46億股,其中標的公司股東申安聯合以資產認購1.68億股,大股東儀電電子集團及公司管理層持股公司以現金認購0.78億股,募集配套資金5.3億元。
飛樂音響作為一家有國資背景的“老八股”上市企業,其主營業務早已不是“音響”,其在照明領域的“野心”早在2002年就已顯現,而北京申安集團只是飛樂音響照明版圖的一塊“新大陸”。
布局照明版圖
2014年,正當LED產業為今年的爆發搖旗吶喊時,飛樂音響又在“不經意”間闖入了業界視野,但事實上,飛樂音響已在照明行業耕作多年。
在飛樂音響發布的《2013年年度報告》中,梳理了該公司自上市以來主營業務的變化:飛樂音響成立于1984年11月18日,并于1990年12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成為新中國第一批上市公司之一。
1984-1997年,公司主營業務為家電營銷行業,專業生產和銷售音響。1997-2002年,公司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向IC卡行業轉型。
2002-2007年,公司開始多元化發展,主營業務包括照明、IC卡、數字電視和電子零部件的生產和銷售。
2008年,公司重點發展照明業務和智能卡模塊封裝業務。2009年,公司戰略調整,主營業務聚焦綠色照明,逐步退出了IC卡產業。
主營業務的更替,顯示出飛樂音響作為老牌上市公司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的生存困惑。
與此同時,飛樂音響的控股方幾經易主,最終于2012年由上海儀電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取得控制權,飛樂音響的“國資”背景能否為其在照明行業角逐增加制勝的砝碼?
一位券商評價,“作為擁有國資背景的企業,不需要為業績負責”。但事實上,飛樂音響希望能在照明行業取得一番作為的意圖十分明顯。
作為進軍照明產業的關鍵一步,飛樂音響于2002年收購擁有百年照明行業背景的上海亞明燈泡廠有限公司100%股權。
此后,飛樂音響又通過越來越頻繁的收購、并購等形式擴張自己在照明領域的版圖。
2008年,LED照明增長勢頭日趨明顯,飛樂音響旗下老牌照明企業上海亞明照明除了尋求自身的轉型,也尋求了與知名LED大廠合作。合作之一便是與臺灣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EVERLIGHT)共同出資設立上海亞明固態照明有限公司。
2012 年,飛樂音響全資子公司上海亞明照明有限公司,與臺灣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大友國際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昆山亞明大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生產HV-LED照明模組和HV-LED照明燈具產品。
除了通用照明市場外,飛樂音響也意圖在細分市場中有所斬獲,收購主營業務為汽車照明的上海圣闌實業有限公司93.175%的股權。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大茂偉瑞柯車燈有限公司、常州星宇車燈股份有限公司等車燈知名企業均已成為其客戶。
《飛樂音響2013年年度報告》中對于2014年的規劃,有這樣一句話,“公司制定了收購兼并戰略,2014 年將以開放性的心態,積極尋找合適的收購兼并對象,通過收購兼并做大做強公司綠色照明產業。”這也預示著飛樂音響將繼續通過兼并重組,吸納優質的LED照明企業,來擴充自己的照明版圖。
然而,手握王牌,是否意味著贏得牌局?
根據《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飛樂音響各照明類子公司其利潤率均有下滑,而LED照明對于業績的貢獻優勢尚未顯現。飛樂音響表示,公司所處照明行業正在經歷一個轉型發展期。從傳統照明向LED照明轉型,從器件產品向應用產品轉型,國內銷售向工程項目和解決方案轉型。在這新的轉型期公司希望通過把握市場方向和機會,以積極創新的精神來加快綠色照明產業的發展。
飛樂音響同時表示,2014年公司經營目標為主營業務收入235,000萬元。這個業績指標該如何完成?
引入活水
正如券商所戲言的“不需要為業績負責”,飛樂音響被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最大的困難是其國企體制。
有知情者透露,上海儀電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有意聘請申安集團董事長莊申安出任飛樂音響CEO,這意味著飛樂音響收購申安集團,其意圖已經不僅僅是資本面的運作,而是要引入民營企業的機制。
據北京申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趙海茹介紹,目前,申安集團已在北京、四川、山東、湖北、江西、遼寧和河南建立了七大生產基地。同時,申安集團也擁有中華世紀壇、北京首都機場T1航站樓等多個重大景觀亮化項目的案例。
“飛樂音響一方面看中了申安集團在照明工程領域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趙海茹表示,“另一方面則是飛樂音響自身國企改革的形勢所致。”
據透露,飛樂音響早在“十八大”之前就與北京申安集團有過LED照明方面的合作項目,部分上海亞明承接的工程,已經由申安集團完成設計工作,“在亞明的平臺上進行展示。”
然而,這也是雙方初步合作的開始。
盡管在當時,飛樂音響有意收購申安集團,但由于各項細則繁瑣,導致談判進度十分緩慢,而“十八大”的召開,明確了對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支持,“上海國資委方面加速了國企改制的進程,從某種程度上助推了此次合作。”趙海茹表示。
趙海茹認為,對于申安集團來說,在目前的上市審批制度下,申安若想完成獨立上市比較困難,而通過上市公司收購的方式,申安集團將會得到更大的資金支持,有利于公司的發展。
業內有觀點認為,此次飛樂音響引入申安集團作為“活水”,如果聘請莊申安出任飛樂音響CEO的消息屬實,將體現出國企引入民營企業機制,改變現有國企經營狀態的重大決心,從而激發“老八股”活力。
從LED產業角度來說,無論莊申安是否能夠入主飛樂音響,申安集團與上海亞明的合作都將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強強聯合已是大勢所趨,此前,飛樂音響已經完成了與產業鏈上中游企業的合作。而與申安的合作,則是打通下游通路,加速亞明作為傳統照明企業向LED照明轉型的進程,將雙方原有的工程渠道與流通渠道資源加以利用。
飛樂音響的照明版圖已延伸至LED照明這塊新大陸,但在新大陸上能否收獲成功,還需要時日來驗證。 ————本文節選自第8期《半導體照明》雜志)
詳情查閱:2014年第8期(總第54期) 訂閱熱線:010-82385280-612 轉載請標注: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半導體照明》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