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照明網訊 過去晶電與璨圓的關系是競爭多過于合作,原本在2007年曾一度談過合并,在產業歷經慘烈的淘汰賽后,這二家LED磊晶大廠能夠一笑泯恩仇,晶電董事長李秉杰和璨圓董事長簡奉任以大我為考量的思維,值得科技產業借鑒。
晶元光電與璨圓光電30日同步召開股東會,通過換股合并,每3.448股璨圓換發1股晶電,換股后新晶電股本將超過百億元(新臺幣,下同)。以晶電及璨圓今天收盤價分別為74元及18.25元計算,溢價幅度約17.6%。晶電針對此并購案,法人多持正面解讀,對晶電而言雖有買貴之嫌,但取得產業優勢地位,仍然很值得。
晶電表示,今年上半年曾多方探詢包括臺灣地區、中國大陸LED的并購意愿,最后選定璨圓,未來璨圓也會持續維持獨立,不會并入晶電。
目前全球單純LED磊晶廠已所剩不多,晶電和璨圓分別是LED 磊晶、晶粒廠的龍頭與二哥,但二家經營績效卻大相逕庭,晶電的技術、管理遠超過璨圓。
臺灣的磊晶技術原本在中國大陸之上,早期晶電和璨圓的藍光晶粒LED毛利率甚至高達四成,但由于晶電與璨圓的競合關系,再加上中國大陸代理商的動作,及大陸政府浮濫的磊晶機臺輔助政策,讓晶電雖然是全球最大紅光LED制造廠、前三大藍光LED制造廠,但仍無法賺取超額利潤。在璨圓成為晶電的子公司后,未來臺灣LED磊晶領域幾乎大一統,產業秩序可望大幅改善。
短期而言,目前LED磊晶廠的高階產品產能缺口高達三到四成,晶電納入璨圓,可立即取得產能,提高附加價值。而璨圓因有晶電技術加持,也可望走出過去長年虧損的陰影,可謂雙贏的合并。
對LED產業而言,從2011至2013市場供過于求的亂象,預期將會畫下句點,未來價格破壞戰應會止歇,也難怪李秉杰已提前預告LED產業將會展開黃金三年。
如果再將格局放大到兩岸LED產業的競合,臺灣二大優質LED磊晶廠合并,將會厚植臺灣LED磊晶廠實力,未來將增加與中國最大LED磊晶廠三安對抗的籌碼。從三安在這次璨圓股東會前臨時取消擔任璨圓董事,已預告未來三安將從璨圓逐步淡出。
晶電副總經理張世賢表示,三安持有璨圓19.77%,未來可選擇轉換為晶電普通股或繼續持有璨圓私募普通股。張世賢指出,晶電將發行新股合并璨圓,初估發行新股超過1.7億股,加上晶電現有股本93.63億元,完成購并后的晶電股本將超過110億元,員工也達6700人。
晶電也指出,目前晶電有385臺MOVCD機臺,璨圓則有103臺,由于今年晶電仍有擴產計劃,預計年底可達500臺。張世賢指出,LED照明應用需求旺盛,市場供需缺口擴大,借由與璨圓的合作可以擴大專利優勢,并達到技術上的互補,且根據合并廣稼的經驗,合并璨圓預計在1年內就可以產生效益。
張世賢說,雙方將在9月1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股份轉換基準日暫訂12月30日,雖然三安可能躍升為晶電第2大股東,但由于2年內不會有董監事改選,今年暫先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