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首都創新大聯盟科技商務政策宣講會”在北京萬方苑國際酒店舉行,相關聯盟企業代表100多人到場。
首都創新大聯盟北京技術交易促進中心的孫穎,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服務貿易處的國際商務師劉樹民等領導發表演講。
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外貿運行處副處長劉軍宣講了“加快推進雙自主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及商品進出口貿易政策”,對很多中小型創新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籌集開拓資金,將帶來實打實的幫助。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機電產品進出口處/北京市機電產品進出口辦公室的杜磊副處長闡述了機電產品進出口管理政策。
記者注意到,宣講會上政策對“雙自主”企業的支持力度成為很多企業關注的焦點之一。通常來講,雙自主企業是指那些擁有下列條件之一的企業:
一、擁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即擁有國內及出口市場(含港、澳、臺地區)注冊商標以及擁有國內及出口市場專利(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等)的企業;
二、是獲得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中華老字號企業;
三、是中國馳名商標企業;
四、具有北京市自主創新產品證書等稱號的企業(截至2014年)。
對于這些企業,除了在境外展覽、產品認證、商標注冊、境外專利申請、境外收購技術和品牌五個方面給予重點支持,還在境外投(議)標、電子商務等領域推出多種服務政策。從宣講看,政策的支持力度是多方位的;
對已經連續兩年獲得支持資金的企業(“雙自主”企業除外),年支持資金不超過20萬元(人民幣)。對于連續兩年獲得支持資金的企業,如果之后中斷了獲得支持的條件,若要重新獲得支持資金,則要從再次獲得支持的條件時重新開始。劉軍指出,這樣重要的考慮是讓企業發揮創新能力,向“雙自主”企業的方向努力。
北京半導體照明企業眾多,如利亞德、世紀澄通、四通智能、良業照明、同方股份、申安集團等。科研機構、測試機構、應用單位等上下游企業也在共同發展。相比我國其他地區半導體照明規模產業集中在中游封裝和下游應用環節,北京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呈現啞鈴型結構,在上游研發和下游高端應用方面擁有很好的基礎。通過多個863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北京市科技計劃重大項目支持,北京半導體照明產業已形成一系列科技成果。比如,以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本土企業也已將重心轉向上游,同方在大功率垂直結構芯片方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目前正在進行技術優化研究。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半導體與照明產業本部副總經理王莉告訴記者,這些政策對LED出口企業、自主研發企業都很實用,讓大家看到LED產業是充滿力量的。只要努力發展自身優勢、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加上政策的支持,首都LED企業有更大發展是順理成章的。
2014年,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服務貿易處還針對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類、綜合樓等四大領域制定了支持計劃。
備注:1月24日,“首都創新大聯盟”(BeijingInnovationAlliance簡稱“BJIA”)由北京市科委倡導組織,半導體照明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牽頭召集的、23家聯盟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大聯盟平臺的建立就是要充分整合各個聯盟優勢資源,增強聯盟之間的橫向溝通融合,促進聯盟對政府工作的強有力支撐,構建產業間跨界合作和協同創新,為首都的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