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LED行業幾經波折,業績下滑甚至慘遭淘汰的企業不在少數。
2008年至2012年,聚飛光電的營業收入從1.05億元到4.95億元,復合增長率47%;凈利潤從3023萬元到9152萬元,復合增速為32%。據業績快報,聚飛光電2013年成績單依舊靚麗,當年實現營收7.53億元,同比增長52.19%;凈利潤1.31億元,同比增長43.06%。
作為一家主營小尺寸封裝產品的企業,聚飛光電缺乏資本市場喜愛的并購故事和想象空間。然而,作為細分行業的中國冠軍,這家企業做到了毛利率30%以上,位于同行前列。即使是行業起伏,公司2008年以來的毛利率也是在32%和39%之間波動。
正因如此,3月5日在深圳龍華大浪的聚飛光電舉行的走進上市公司活動座無虛席,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到場。
聚飛光電董秘殷敬煌介紹,聚飛光電專注于LED封裝,在中小尺寸背光市場,公司不僅是中國的冠軍,還是世界的冠軍,近年來不斷超越國內國際競爭對手,中小尺寸背光領域的占有率從2009年的5.92%提高到了2013年的25%。產品結構方面,目前小尺寸器件占比59%;中大尺寸17%;照明10%。
殷敬煌概括,聚飛光電今天的成績取決于三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公司高性價比的產品已經進入主要終端品牌廠家供應鏈。例如,小尺寸背光器件方面,已進入中興、華為、聯想、宇龍等的供應鏈;大尺寸背光器件已進入創維、海信、長虹、康佳、TCL等的供應鏈;照明LED器件已進入勤上、洲明、奧拓、艾比森、陽光照明等的供應鏈。
其二是精益管理。在回答投資者提問環節,聚飛光電董事長邢其彬反復強調:“聚飛想打造的最核心、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精益管理’。”他認為,一個企業能否走得更健康,走得更遠,“管理”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而公司廠區走廊上張貼的“精益管理評價管理宣傳欄”、“精益管理園地”也從細節處彰顯著公司“精益管理”的文化。
得益于這種精益管理,聚飛光電的良品率高達99%,為行業內最高。而在封裝行業,良品率是最為關鍵的因素。殷敬煌表示,良品率下降1個百分點,產品毛利率大概會下降3個百分點。從封裝行業以良品率定英雄的事實看,精益管理的確是一個核心的競爭優勢。
其三是優秀的管理團隊。精益管理的背后是公司有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這個團隊的領導者邢其彬用“穩健”和“執著”來形容自己,“無論什么事情,想做好都離不開這穩健和執著兩個原則。”他說,LED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充滿機遇的行業,很多人想做,但關鍵是誰能做好,事實證明,真正能做好的并不多。
邢其彬表示聚飛的業績目標是年增長率30%,機構投資者來調研,他也是這么說,“有些機構認為我們的‘泡泡’吹的不夠大,但我們是做實業的公司。”
實際上,公司現有的產能和廠區已不夠用,好在公司早已在深圳平湖購買了總面積3.9萬平方米的廠區,其中生產廠房面積達3萬平方米,已有部分產線完成了搬遷,預計5月份左右會搬遷完畢,而公司的產能每年也以50%的速度擴張。
邢其彬說:“我們是把LED作為一個事業來做,做精做強是主要的經營思路。”近幾年內,聚飛不會考慮進入下游,即使是并購,也是以橫向為主,他看好的公司是有著客戶互補優勢的LED封裝企業。
在“穩健”和“執著”之外,技術出身的邢其彬非常強調應變力,強調創新力。他說:“技術創新永遠是企業發展最強的驅動力,技術創新永遠是公司最重要的工作。”
因為技術創新,因為精益管理,因為供應商的認可,聚飛光電在產品價格降價的趨勢中成功地穩住了毛利率水平。公司通過技術提升,不斷提升封裝產品的亮度,提升產品的性價比;抓住手機等產品超亮、輕薄的趨勢,通過提高小尺寸超亮器件的占比,改善產品結構,以提高整體毛利率。“同樣的產品,別人賣1毛,我們可以賣到1毛5、2毛。”邢其彬說,他不對投資者預測3年以后的市場,因為市場始終在變化。即使是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公司也能通過提升市占率獲得可觀的收入。另外,成功不取決于進入市場的早晚,而在于誰做的更好。他表示公司2013年在大尺寸領域的突破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