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ED產業因當地政府與中央政府的資金重疊而產生過度補助的問題。相較于中國政府對LED廠商的豐厚挹注,歐美等地較重視建立新的能源效率標準,而部分中國媒體視此為技術藩籬。在本文中,我們將檢視這個觀點是否正確。
歐盟進一步提升LED標準
2013年九月四日,一則中國行業研究網報導指出,在2012至2013年間,歐盟與美國的政策側重于設立新能源標準,增加了中國LED廠商的生產成本,此舉其實提高了技術藩籬。報導指出,歐盟的RAPEX(Rapid alert System,快速預警系統)在2013年前半年間共通報十九項有安全疑慮的中國LED產品,同時點出新標準會加深中國LED廠商的出口風險,并增加產品成本。
然而,報導內容略顯言過其實。歐盟RAPEX在2013年間其實只提列十一項有安全疑慮的中國LED商品,這些商品據報都有潛在的漏電、起火與電磁干擾問題。被禁止出口到歐洲的產品多由中小企業生產,只有兩項品牌不明。雖然中國生產的LED產品短期內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但受制產品對產業整體而言沖擊不大。舉例來說,有失火危險性的產品多數是一般消費者平時不會購買的圣誕節裝飾燈;其次,如國行業研究網所報導的,核心技術進展有助防止中國廠商產品遭下架。
位于中國深圳的LED大廠也能免于可能的外銷損失。根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China Export & Cred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CECIC)所整理的統計數據,2013年九月,深圳一千八百家LED廠商中,有227家獲得外銷損失的保險理賠,而其中多數公司都是LED產業的中流砥柱。在2013年前八個月間發生的四十五起外銷損失事件中,總計七百八十四萬美元的賠償請求,共核準了四百一十九萬美元。中國出口到美國與歐盟的LED產品的出口風險名列各出口地區第一,而深圳的LED廠商產量占全中國三分之一強。
歐盟2013年的新標準
2013年,歐盟所完成的標準化文件很少,只有一件根據“能源相關產品(ErP)環保設計”的原則完成的新LED標準。除了2013年九月一日頒布的第一階段標準之外,一整年間都沒有新的政策出現。針對這條新標準,有分析指出,雖然這些標準并未設下難以企及的門檻,卻仍嘗試想把低品質、低能源效率的LED產品排除于市場之外。
延伸閱讀:
一入“歐門”深似海,LED能效新標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項標準要求指示性燈具必須在120度的發光范圍內達到至少80%的發光效率。此外,一份Osram報告指出,這項新標準也納入了LED燈具和模組。根據這項標準,2014年三月一日之后發售的新商品都強制貼上能源標示,換句話說,新標準的范圍涵蓋了產品的能源效率、品質以及標示等方面。
更高的標準能提升LED產品的品質并加強產業合作,對LED產業的發展或許會有正面效果。因應歐盟的新挑戰,中國的深圳LED產業聯合會與CEIC于2013年八月31日聯手打造了一個新的LED平臺,藉此減緩歐盟的沖擊。這個平臺預計能幫助中國廠商提升自家產品的品質,達到歐盟標準,并針對產品危害風險分析提供協助。
美國2013年能源之星標準
相較于歐盟,雖然專為LED照明成立的能源之星認證程序因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于2013年十月暫時關閉而延宕,美國對于設立新的能源標準所采取的行動仍較為積極。因受美國政府暫時關閉之故,EPA當時也停止進行相關工作,使計劃受到擱置;不過這個計劃很快就于美國國會簽署《持續撥款法案》后,于同年十一月17日重新啟動了。
延伸閱讀:
美國環保署暫停能源之星計劃 LED照明受影響
2013年八月28日,EPA提出了能源之星照明燈具V1.0規范最終草案,取代了先前的CFL V4.3燈具規范與整體式LED V1.4燈具規范。認證法規將于2014年三月30日起停止認證舊產品,曾通過舊標準的燈具將于2014年九月30日失去能源之星標章。在新草案中,最大變化是簡化燈具色彩的檢驗手續,對同一系列的燈具產品,放寬檢測中的“容許偏差”。這項變革主要是由2013年元月由Soraa所領導的照明聯合會所推動;他們希望EPA能重新審視燈具色彩與演色性的需求。LED Magazine指出,為了達成高演色性要求,LED球泡燈發光效率常會受到影響;美國所擬定的新標準便是一大讓步,讓燈具商有更多調整空間。
能源之星標章創造了美金五元的Cree球泡燈?
2013年十二月26日,一份Seeking Alpha上的報告指出,能源之星標章提供的退款會讓Cree球泡燈的價格降得更低。2013年時,Cree生產了第一顆只賣十美元的球泡燈,震驚市場;而能源之星標章的退款將進一步讓球泡燈價格降低到每顆五美元。Cree有兩款十美元球泡燈在2013年十月取得了能源之星標章,意味著產品降格還會降低;Cree的LED球泡燈銷售量也因而在2013年第四季飆升。
Cree在美國的地位正如三安光電在中國的地位,各自是兩方政府的寵兒。2013年十二月中旬,Cree從一億五千萬美元的稅務抵免總額中,獲得了三千萬美元的稅額抵免。這筆稅額扣抵來自48C先進能源制造稅額扣抵計劃第二條,是2009年所簽定的《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的一部分。LED Magazine報導,Osram Sylvania據稱是另一家獲得大筆免稅的廠商,免稅額約一百六十萬美元。
2013年六月5日,美國能源署提供兩年共兩百三十萬美元的補助給Cree,旨在進行LED燈具的模組設計研發,串聯更多模組。Cree與OLED制造商PPG Industries Inc.所獲補助并列所有公司第二高;在總計一千零一十萬美元的補助中,伊頓集團(Eaton Cooperation)獲得了最高補助兩百四十萬美元。其他獲補助的公司還包括:飛利浦照明設備(PhilipsLumileds)以及OLEDWorks LLC。
美政策偏向“美國制造”
國際LED廠或許該多加留意美國國內的生產政策。能源署秘書孟尼茲(Ernst Moinz)在去年六月公開的補助公告中就特別強調“創造美國就業”的重要性;同年十二月六日,該署進一步點出將提供一千萬資金支持美國制造業在SSL產品方面的研究、研發與生產。這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經濟政策吻合,他曾在當年二月12日提及美國制造業復蘇一事。
延伸閱讀:
DOE公布新一輪贊助計劃 助力LED行業發展
這項政策也可從拉斯維加斯、紐約市等大型都會的街燈安裝事宜看出端倪。從華府到關島,全美許多州與城市都表示希望用LED全面取代傳統路燈;紐約二十五萬盞路燈升級,正是美國制造業復蘇的開始。然而,彭博社的報導卻指出,雖然這些路燈是美國品牌,但它們其實都是墨西哥貨;這讓我們從中了解一些法規上的漏洞。而拉斯維加斯安裝的新路燈也引發許多爭議,因為所安裝的路燈是由美國廠商Intellistreets生產,上面都有錄影與錄音設備,引起監視與監控方面的疑慮。
延伸閱讀:
換裝潮來臨:紐約25萬盞路燈將換LED
美國LED路燈玩監控錄影 路人舉止無所遁形
除了能源之星標章外,能源署的城市固態路燈照明組織(Municipal Solid-State Street Lighting Consortium, MSSL)也提出了新的路燈控制標準,大致上以能源之星的標準為基礎。其他還有加州能源委員會(California Energy Commission, CEC)于去年二月26日提出的新LED標準,對CRI的要求比能源之星更嚴苛。國際大廠可能會面臨難以通過美國能源署、能源之星及各州政府認證的窘境,無疑將使進口到美國的外國商品成本上升,以符合美國五十一各有不同的照明標準。
美國偏袒本國制造業,將增加國外廠商進入美國市場的難度。不過,要說美國LED產業會越來越走向保護主義,也言之過早。若經濟持續低迷,政策就會傾向保護;但2014年全球制造業仍有一線生機,美國將從一月開始逐步淘汰40W與60W的白熾燈泡。此舉不只意味著白熾燈泡停產,也表示LED與其他高效能照明的市場不久之后即將興起。
總而言之,歐盟、美國與中國過去幾年間發展出了截然不同的政策。歐盟的新標準主要是對未有科技進展的中小企業設下技術門檻;美國政策傾向“美國制造”,同時給想進入美國市場的外國公司成立了更多嚴格標準。對于想進入歐盟與美國市場的國外廠商來說,要能跨越這些更高的標準所帶來的技術挑戰,就得加強核心技術與研發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