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在线_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9_欧美性生交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動態 » 正文

出口壁壘"抬頭",市場倒逼LED企業技術升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30 來源:溫嶺日報瀏覽次數:15

日前,歐盟出臺《LED照明產品最新能效規定》,對于LED燈及其設備的功能性、安全性、能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出口歐洲的LED企業即將接受新的考驗。

“在我看來,技術要求和成本的提高,對LED中小企業來說將是一個打擊,而對大企業來說卻是一個好消息。”浙江深度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戰略發展中心總監羅學成說,“這幾年,因為同質化競爭激烈,LED產品在物料成本不斷上升的同時,卻面臨著價格不斷下降的壓力。本就面臨著優勝劣汰的LED行業,在歐盟出臺新規后,將加速洗牌。”

       新規能效要求超國標2.2倍,出口生產成本增二三成

記者了解到,根據近日歐盟發布的《LED照明產品最新能效規定》,新能效規定是針對LED燈泡和定向光源,具體分3個階段逐步實施:2013年9月1日、2014年9月1日和2016年9月1日。其中,在2014年9月1日后,能效指數在0.2以上的LED燈才能進入歐盟市場。而這一標準,是我國目前實施標準的2.2倍。

除此之外,國家質檢總局官網文章顯示,新規定實施后,如欲達標單個產品的認證和抽查費用就須增加1萬元人民幣左右。“按照以前的要求,大部分的出口企業能達標。新規生效后,就需要投入更大成本來提高產品的能效水平。”羅學成說。

的確,新規定實施所帶來的技術壁壘,無疑是繼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下調、原材料價格上漲、反傾銷等諸多出口壓力后的又一重錘。“LED企業出口成本的增加,主要體現在物料成本上。之前選用普通驅動即可,現在則必須使用能效更高的部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本。

之前有些實力較弱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并沒有嚴格按照國際標準來進行產品設計和認證,現在新規定的實施肯定會導致這些企業在設計方案、材料選擇、封裝方式上都需要作出相應調整,才能符合進入歐洲市場的要求。”有分析指出,要達到歐盟能效新標準,企業的相關出口業務生產成本需提高20%~30%。

       低價競爭不復,中小企業出口或遭困

“因為新能效規定剛實施,到底會給企業帶來多大影響,目前還不好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對小企業來說,這無疑是‘當頭一棒’,要么選擇產品升級,要么就從此被拒之門外。”羅學成說。

對于國內LED市場,羅學成用了“混亂”一詞來形容。“國內LED市場主要以中下游產品為主,由于缺乏上游核心的技術,國內這個LED高速發展的的新興市場深陷同質化競爭泥淖不能自拔。”羅學成說,“LED的價格每年都以30%的跌幅在下降 ,這個價格下降很大原因就是惡性價格戰。因此,企業只能用劣質材料來緩解成本壓力。”

“以犧牲品質換取價格優勢就是現在國內LED行業的真實寫照。”浙江達浦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鄭興良也這樣表示。他舉了個例子:廣東中山是LED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其中有上千家中小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搶占市場,很多企業用邊角料當材料,生產出來的LED燈保質期甚至只有幾個月,這種做法讓國內企業在贏得市場的同時也喪失了口碑。鄭興良說:“現在,新能效標準的提高造就企業生產成本的提高,意味著那些原本利潤就不高的小企業,低價的優勢不復存在,將面臨更大的困難。”

而在羅學成看來,歐盟出臺LED新能效規定,并不是一件很意外的事,可以說是必然會發生的。“我國LED出口占了全球的65%,這其中出口歐盟的就占了一半。雖然國內大部分企業是以貼牌生產為主,自主研發能力較弱。但不可否認,國內企業家對這個行業還是很看重的,這兩年投資總量都超過了歐美。

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自主研發,在一些方面的技術轉化上,國內企業甚至超過了歐美企業。這讓歐美國家只能提高標準來限制我國產品的出口,從而以保護其國內產業的發展。”

有業內人士分析,歐盟的技術壁壘并不會是國際上的惟一一個,國內LED燈具企業應警惕國際貿易摩擦風險。隨著LED燈具出口逐年快速增長,國際市場在趨于飽和后,勢必對我國LED產業采取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制裁手段,企業應加強核心技術建設,認真研究國外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做好貿易摩擦的應對工作,并積極開拓拉美、非洲、中東及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

       市場倒逼企業技術升級

事實上,無論是鄭興良還是羅學成都認為,新規定的出臺對企業來說是風險與機遇共存:一批產品不達標的企業必將被擋在門外,逐漸被市場淘汰;而那些品質過硬的企業則會越走越好。

“而且國家從去年就陸續出臺一系列的政策,謹防LED產業產能過剩,這也是有關部門在意識到行業亂象存在后作出的調整。可以說,歐盟新能效標準只是加速國內LED企業洗牌。”羅學成說,“苛刻的技術標準會將沒有質量保障和價值底線的企業淘汰,這才能出現優質的產品。”

“提高標準、限制出口不代表需求量變少。事實上,這幾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市場,對LED產品的需求量都在以20%~30%的速度在增長。新規定擋下的訂單,在最后還是會被一些技術過硬的大企業所瓜分。”在羅學成看來,新規定的技術門檻,將一部分靠價格取勝的低質產品擋在門外,清理了市場,也為高質量產品重新搶占市場提供了機會。

在問起會不會擔心歐盟新能效規定會對深度光電的出口產生影響時,羅學成卻并不在乎。“影響應該不會太大,現在公司出口主要針對的是美洲、東南亞、中東等地區,這些都是新興市場,相對來說更容易進入。”羅學成說,“在LED行業,歐盟是一個很成熟的市場,大多企業把目光放在了那里,競爭壓力太大,還不如開發一些新興市場,提前搶占市場份額。”雖然新興市場門檻相對較低,但深度光電也早早有了危機意識,把自主研發放在了第一位。除了研發出“回轉型LED燈自動裝配機”來代替傳統手工組裝技術,以實現機器換人外,該公司還在研發通過WiFi來控制燈具的技術和綠色通訊系統,將“路由器”和LED燈結合起來,以搶占市場。

而浙江達浦電器有限公司則更愿意直面歐盟新能效標準。“現在,我們公司主要出口市場就在德國、意大利等國家,怎么搶占市場份額?我們只能在技術、質量上下功夫。”鄭興良說,“我們公司產品生產的成本特別高,我們產品的芯片都是從知名公司進口而來,生產出來的燈具壽命長達5萬小時。而且我們在材料上也很舍得投入,就拿燈殼(殼底)來說,廣東中山生產的燈殼大部分只有1.5公斤,而我們的卻有2.5公斤,完全不敢偷工減料。這讓我們也得到了很多客戶的認可。”鄭興良舉了個例子,深圳生產的LED產品叫價3美元還被嫌貴,而他產品的叫價10美元,卻依然訂單多多。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為「中國半導體照明網」網站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如未正確注明文章來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復制、轉載、散布、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點擊排行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誠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意見反饋 | 網站地圖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