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6日下午,臺灣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達電子)CEO鄭平、CTO李實恭等一行來到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及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參觀訪問,并就LED植物工廠、水產養殖、物聯網等領域的發展建設情況展開了深入溝通交流。CSA秘書長吳玲、副秘書長耿博、中科院半導體研所副所長陳弘達、中科院半導體照明研發中心主任李晉閩等人進行了熱情接待。
臺達電子CEO鄭平表示,此行的目的是想了解大陸在植物工廠、水產養殖的一些做法,并希望能與相關的機構共同開展合作研究。
針對此,中科院半導體照明研發中心宋昌斌以《LED光源在循環水養殖業與水稻育苗的應用》為題,向來訪嘉賓介紹了LED光源在循環水養殖、水產養殖等方面的應用和研究情況。
鄭平說,在植物工廠方面,臺達電子計劃實行量產,并盡可能降低自動化、LED照明和智能控制等設備成本和運行成本,希望明年1公斤萵苣的成本能從目前60元左右下降到20元人民幣。他還透露,2014年,臺達電子將在吳江建設500~100平米的多層植物工廠。
談論中,雙方還就水產養殖中水處理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宋昌斌講到,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水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大陸的水處理技術還不太發達,水中還存在一些微米級甚至納米級的細小顆粒,這是一個技術短板。
鄭平講到,目前臺達電子植物工廠應用的水是沒有介質的。由于沒有介質,因而不需要對介質進行更換和消毒,所以整個解決方案更加有效。他表示,未來植物工廠的水利用還是要往循環水方向發展,循環水適用于物理方式、生物方式,并能與其他植物共生。
針對吳玲秘書長提出的如何與物聯網方面結合的問題。鄭平以水產養殖及植物工廠為例表達了對物聯網應用的期望。希望能夠運用智能控制技術對養殖中水的溫度、濕度、酸堿值、含氧量、亞硝酸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控和問題反饋,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但目前還沒有發展到物聯網的階段。
針對未來兩岸LED產業的發展,吳玲秘書長提出提出了三點期望。第一:面對全球化的競爭, LED照明需要進行創新應用,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需要創造一些新的需求和新的市場,而不僅僅是只做燈具。未來LED照明要往智能化、個性化方面發展,特別是往超越照明方面發展,要做高附加值的產品。她講到,科技部已經在部署LED在光通訊、農業、醫療等方面的應用。農業照明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但目前成本還很高。但將來所有這些東西都需要跟物聯網相連接,才能在成本和商業模式上等很多方面有所創新發展。
第二,目前兩岸合作已經到了一個深水區,需要有突破性的合作進展。未來十年,在往深水區走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第三方做系統、做集成,甚至能夠做一些商業模式的合作,整合兩岸資源和企業。
第三,第三代半導體有很大市場,臺達電子在電源方面做的非常不錯,在全球品牌化做的也很好,大陸現在也到了創新驅動的時候了,也意識到了物聯網的重要性,很多方面在改革創新,不斷探索,面對未來的發展機會,她希望臺達電子能與中科院半導體所和重點實驗室等機構加強合作交流。
最后,她對臺達電子在大陸的口碑以及臺達電子綠色、創新、環保理念表示了贊賞,并希望能夠與臺達電子在未來發展業務中加強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