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同一家德國知名建筑公司設計的兩座大型公共建筑改建陸續完工,其建筑設計風格現代化,簡潔而不失大氣。然而,群眾對二者的評價卻不盡相同,筆者探究其原因發現,大家爭議的焦點集中在建筑的夜景照明上。
隨著夜生活的不斷豐富及民眾審評標準的不斷提高,夜景照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建筑的直觀印象和感受。而經過更深入的查訪,筆者更是發現了一個尤為驚人的信息:兩座建筑的照明項目投資皆近三千萬,但最終的照明效果卻迥然不同。
留給我們一個深深的疑問:相同的設計團隊;相近的工程預算;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距?
近兩年,天津大劇院和天津西站等大型公共建筑改建及夜景照明亮化工程的完工,不僅美化了天津的城市環境,提升了城市夜間形象,更是集聚了人流、物流、資金流,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天津大劇院2009年由德國GMP建筑師事務所擔綱設計,歷經3年修建后,在2012年建成。其建筑設計立意為“城市舞臺”,融入“天”與“地”的中國哲學元素,打造出詩意、大氣的地標性建筑,表現了天津現代化都市特色。
2009年,為配合京滬高速鐵路建設,由德國GMP擔綱設計,天津西站迎來了建成以來最大規模的改造工程。2011年,改造工程完成,占地面積約68萬平方米,成為天津現代化水平最高的交通樞紐。
大劇院的亮相是優美的,西站卻讓人不免有些失望
盡管是由同一國際知名建筑設計公司在同一時期改建成的兩個項目,筆者卻發現一個奇怪現象,群眾對兩個項目的評價卻迥然不同:群眾高度評價大劇院,對西站的評價卻不甚高。
“從某些角度看,大劇院的照明營造出符合建筑氣質的燈光效果。在烘托出建筑在夜間的外觀視覺形象的同時,沒有突兀或暗淡的照明效果,避免了光污染,為群眾創造一個舒適、安全的夜晚光環境。而天津西站的夜景在晚上看起來卻有些黯淡無光,僅僅滿足了區域的功能照明。白天,它看起來還是很氣派,特別是站廳大彎拱,讓人很震撼。但是到了晚上,卻看起來灰蒙蒙的,沒精打采的樣子。”當筆者問及對兩座建筑的印象時,天津的一位普通市民如上表示。經過深入調研,筆者發現大多數市民的看法與前位市民的看法大致相同:大劇院給了人美的享受,愉悅的心情,而西站的效果卻不免讓人有些失望。
天津大劇院設計效果
天津大劇院實際效果
天津西站設計效果
天津西站實際效果
這其中的根由在于:照明
從規模和技術先進程度方面來看,二者均達到當今國內建筑界的一流水平,特別是西站超大的鋼結構拱頂,被建筑師喻為一座“城市大門”,彰顯出天津作為現代化大都市的大氣派。然而,群眾對二者的印象為什么會存在如此大的差異?為此,筆者咨詢了參與項目的相關人士。
“結構、材料賦予了建筑特有的建筑風格,但出色的照明洗滌出建筑特有的韻味,使建筑充滿了藝術感染力和時尚魅力。大劇院和西站,兩棟建筑給人觀感不同的緣由在于照明。從藝術性和協調性來講,大劇院工程的施工最大程度地實現了照明設計構想,生動地營造出建筑清新大氣、美麗優雅的夜間外觀視覺形象。而西站的照明在光亮度、色溫等方面都不甚理想,未能把建筑的神韻展現出來。”
震撼:兩個照明項目投資竟同為三千萬
筆者在進一步調查中獲悉,兩座建筑的夜景照明項目的投資均是三千多萬。
其中;天津大劇院夜景照明工程由具備國家照明工程雙甲資質的專業公司中標,充分和業主及設計單位溝通、配合完成的;
(國家照明工程一級資質企業、照明設計甲級資質企業)
天津西站夜景照明工程是與建筑施工總承包形式承接施工的。
這讓筆者深感震撼,震撼之余又不由得疑惑:究竟為何投資等同,結果卻不同?相關情況筆者將進一步調查研究、深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