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11時,一輛白色的轉關氣墊車緩緩停在廣東德力光電有限公司的建筑工地上,車內是一套從美國運過來的價值1500萬元的進口設備。早早等候在工地的兩名江門海關監管人員迅速上前驗查關封、集裝箱號,開柜核對貨物品名、規格、數量、原產地。隨后,這臺價值不菲的“寶貝”被小心翼翼地運至廠房里的海關臨時監管點,在海關人員的監管下重新施封保管,待德力公司的無塵車間建成之后才進行開封組裝。
這套進口設備為何會有如此“待遇”?江門海關駐外海辦事處監管二科副科長梁凱文告訴記者,本月初,德力公司給江門海關發函,稱6月份要進口10臺金屬有機物化學氣相沉積系統設備,總值近1.5億元人民幣。考慮到時間緊迫,而且這批貴重精密設備需要嚴格的避震、潔凈環境才能開拆查驗,江門海關提前幫企業辦妥所有的轉關、通關手續,在每批設備抵達后派員到工地進行監管,待全部到齊后再做最后的拆卸查驗工作。
德力公司是一家從事LED外延片與芯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我市重點扶持發展的綠色光源項目,也是目前江門高新區在建最大規模的LED投資項目。“針對企業進口設備通關時效要求高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真落實對“三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行業)發展扶持措施的要求,為企業制定個性化通關措施。考慮到該設備精密貴重,運輸、裝卸、開拆要求的條件嚴格,我們決定為企業提供下廠拆柜查驗等監管服務。” 梁凱文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笑著說:“這是我第五次來工地進行預約監管了。”
德力公司報關部負責人談及江門海關提供的便利通關措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們月初接到通知,要求10臺設備必須在6月30日下班前辦妥全部清關手續并提貨回廠,我真的急壞了,貨物是分十批次到的,又要經廣州海關轉過來,如果沒有江門海關提前介入進行協調處理、預審核、下廠監管,這些設備恐怕現在還堆積在現場貨倉呢!”